如何檢查塔吊的制動器與限位開關|保證起重機運作安全的關鍵部件詳解

在塔式起重機的日常操作與維護中,制動器(煞車系統)與限位開關屬於防止超出行程、吊物失控與防止機械損毀的關鍵安全裝置。根據《安全使用塔式起重機工作守則》及《起重機械及起重裝置規例》第5條與第7B條,擁有人有法定責任確保制動器與限位器狀況良好,且應由合資格人士定期進行檢查與測試。
本文將全面說明塔吊制動器與限位開關的功能、檢查重點與實務流程,協助工程現場制定有效的檢查制度,預防操作風險與法例責任。
制動器主要分為三類:升降制動器、旋轉制動器與行走制動器,其中以升降制動器最為關鍵。其功能是於吊物升降過程中提供控制與煞停,防止吊物因重力失控墜落或快速下滑。制動器通常為電磁式或液壓式,與捲筒及鋼索連動,並依靠煞車墊片或夾爪產生摩擦力來控制運動。限位開關則用於偵測吊鉤、吊臂或轉向的極限行程,當吊物到達預設高度或塔臂旋轉至安全邊界時,自動切斷動力或限制操作,防止過捲、撞擊或結構過載。常見限位裝置包括吊鉤上限位器、吊臂仰角限位器、回轉限位器與行走限位器等。
在進行檢查前,應先確認塔吊已停止運作、吊鉤置於最低點、主電源斷開,並懸掛「檢查中」標誌避免誤啟動。制動器的每日例行檢查應由操作員進行,內容包括觀察啟動與停止反應是否正常、升降是否順暢、無打滑現象、無異音或高溫現象。每週則應由合資格技術人員進行煞車片厚度量測(通常須保持3mm以上)、煞車彈簧壓力檢查、磁力或液壓系統是否穩定,以及煞車啟動延遲時間是否於標準值內(一般為0.2至0.5秒內煞停)。
限位開關檢查方面,操作人員每日須進行功能試動,即將吊鉤升至接近上限位置,觀察限位器是否能準確切斷控制訊號,防止吊鉤撞擊吊臂結構。旋轉與仰角限位器亦應以人手慢速操作吊臂,確認抵達邊界時是否觸發保護裝置。每月至少一次應進行模擬操作測試,由技術人員使用測試儀器檢測開關觸點是否正常導通,開關板是否變形、鬆脫,配線是否有破損或老化。電子型限位器亦應檢查信號回饋與系統誤差是否在容許範圍內。
根據《塔式起重機檢查指引》附件五,完整的月檢紀錄應包括制動器型號、使用時間、上次更換日期、煞車片厚度、啟動反應時間、限位開關測試結果、控制系統異常記錄及建議維修項目等。所有檢查應填寫於設備紀錄冊中,由設備主管簽署確認並備查。如發現煞車延遲、限位器失效、吊鉤未自動停止或制動不穩等異常狀況,必須即時停止使用該塔吊,並由合資格檢驗員進行詳細檢查與修復,否則將違反《第59J章》相關法例,面臨罰款或停工處分。
操作上常見的錯誤包括煞車螺絲鬆脫但未檢修、限位行程設定過短導致頻繁誤動作、限位裝置長期未校正導致吊鉤撞臂、使用非原廠煞車片導致摩擦力不足等。為防止這類問題,建議施工單位建立一套標準作業程序(SOP),將制動器與限位器檢查納入每月吊運安全點檢表內,並由設備技術員、操作員與安全主任三方共同完成簽證。
此外,近年部分高階塔吊設備已採用智慧制動監控模組與電子限位感測系統,能即時監測制動力、摩擦片磨損程度與限位精度,自動發出預警與維修提示。這類數碼化安全模組可大幅降低人為判斷錯誤與維修延誤,但其校正與維修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工程師執行,並定期更新軟體與韌體版本以確保系統穩定。
總結而言,塔吊的制動器與限位開關是整體吊運安全系統中的核心元件。唯有依照法規進行定期檢查、配合操作測試、落實紀錄制度與培訓機制,才能確保吊運過程不會因制動失效或行程超限而造成人命傷亡與工程損失。施工單位與塔吊擁有人應主動檢視目前檢查制度與人員資格,必要時引入第三方檢驗或導入數碼安全監控,共同建立一個以風險為本、預防為主的起重安全文化,從根本上減少吊運意外與法律風險。

en_USEnglish